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建党百余年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善金融监管体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善金融监管体

  • 多少分但是

    234234 阅读量:34324234

  • 多少分但是

    234234 阅读量:34324234

查看更多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绿色金融稳步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阅读量5728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开发性金融为林草高质量发展引来金融活水

    四月的雄安新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白洋淀碧波荡漾,40余万亩“千年秀林”郁郁葱葱,一派蓝绿交织的春日景色,扮靓了华北大地,晕染开“千年大计”的秀美起笔。植树造林非一日之功,需要长久的投入。2020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发放7.7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建设,以开发性金融的“活水”浇灌了2300多万株白蜡、国槐、银杏等各色林木。如今,“千年秀林”的树木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不少落叶乔木的胸径从种下时的8、9厘米长到超过12厘米,很多造林斑块从最初的光秃秃幼苗,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风景林。

    阅读量7283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上市银行擦亮“绿色名片” 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围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成为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的突出亮点之一。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4万亿元,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于第一梯队的万亿元以上。第二梯队包括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及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在千亿元级别。多家银行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阅读量10457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7) :标准化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推出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不仅是“十四五”时期设立阶段性目标的“基本动作”,更是在新发展理念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金融标准化建设亟待提速。中国金融网影像中心

    阅读量6871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邮储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出版专著《商业银行气候融资研究》

    近期,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编写的专著《商业银行气候融资研究》在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聚焦商业银行气候融资这一前沿课题,从理论内涵、政策机制、业务实践、风险管理、产品案例、研究建议等维度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是邮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创新实践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对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有益启示。

    阅读量376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农业银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和环境信息专题报告《2021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年,农业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持续强化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体系,推动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彰显了负责任大行的担当,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金融力量。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0%,年内承销绿色债券27期,募集资金440亿元,为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阅读量8365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银行服务小微重在落实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信贷融资费用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多家银行因对小微企业违规及不当收费问题被点名。

    阅读量5373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广发银行以实际行动投身助力“碳中和”“碳达峰”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运动,呼吁大家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一小时,激发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阅读量719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中国银行:构建绿色金融“一体两翼”格局 全面践行绿色发展

    2021年,中国银行积极贯彻绿色发展战略,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推动股、债、贷、投、保、租等绿色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风险管理和自身运营。

    阅读量851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做好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披露2021年绿色信贷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业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5万亿元。

    阅读量540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蓝碳交易的“厦门故事”

    今年初,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成功完成了我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开启了中国蓝碳交易的新篇章。

    阅读量6574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高质量发展的建行绿色“碳”路

    日前,建设银行创新推出的“碳惠贷”产品成功落地,给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辖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明电力”)2亿元人民币低成本“碳惠贷”。据了解,建设银行“碳惠贷”产品是将企业碳排放强度与银行贷款利率挂钩,碳排放强度越低或降幅越大,贷款利率就越低,在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了创新融资模式。嘉明电力是全国最先进的天然气发电企业之一,在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源保供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企业近3年碳排放额以年均15.7%比例逐步下降,已经实现碳配额结余。

    阅读量9659
首页 上一页 1415161718 下一页 尾页

共42页,502条新闻

金融生态

西部十省(区、市)银行业协会共同倡议协同发展

阅读量12340

2025年7月24日至25日,西安迎来一场关乎西部银行业协同发展的重要会议。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央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推出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

    阅读量12434
  • 《中国法治文化网》工作交流会 暨“法治文化之夏”音乐会在京成功召开

    2025年7月5日(周六),《中国法治文化网》工作交流会暨“法治文化之夏”音乐会在北京华腾世纪总部公园“侨商...

    阅读量12532
  • 全国银行机构打响 “钱袋子保卫战”!

    6月15日 “6・15”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之际,一场覆盖全国的 “钱袋子保卫战” 正由银行业全面打响...

    阅读量514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绿色金融稳步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2300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4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绿色融资快速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绿色债券余额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1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快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2个百分点。

    阅读量5728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开发性金融为林草高质量发展引来金融活水

    四月的雄安新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白洋淀碧波荡漾,40余万亩“千年秀林”郁郁葱葱,一派蓝绿交织的春日景色,扮靓了华北大地,晕染开“千年大计”的秀美起笔。植树造林非一日之功,需要长久的投入。2020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发放7.7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建设,以开发性金融的“活水”浇灌了2300多万株白蜡、国槐、银杏等各色林木。如今,“千年秀林”的树木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不少落叶乔木的胸径从种下时的8、9厘米长到超过12厘米,很多造林斑块从最初的光秃秃幼苗,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风景林。

    阅读量7283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上市银行擦亮“绿色名片” 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

    围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成为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的突出亮点之一。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4万亿元,与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于第一梯队的万亿元以上。第二梯队包括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及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在千亿元级别。多家银行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阅读量10457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中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报告(7) :标准化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推出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不仅是“十四五”时期设立阶段性目标的“基本动作”,更是在新发展理念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金融标准化建设亟待提速。中国金融网影像中心

    阅读量6871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邮储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出版专著《商业银行气候融资研究》

    近期,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编写的专著《商业银行气候融资研究》在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聚焦商业银行气候融资这一前沿课题,从理论内涵、政策机制、业务实践、风险管理、产品案例、研究建议等维度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是邮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不断创新实践的一项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对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有益启示。

    阅读量376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农业银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首期绿色金融和环境信息专题报告《2021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1年,农业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持续强化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优化政策体系,推动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彰显了负责任大行的担当,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金融力量。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0%,年内承销绿色债券27期,募集资金440亿元,为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阅读量8365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银行服务小微重在落实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信贷融资费用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多家银行因对小微企业违规及不当收费问题被点名。

    阅读量5373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广发银行以实际行动投身助力“碳中和”“碳达峰”

    “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运动,呼吁大家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灯一小时,激发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阅读量719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中国银行:构建绿色金融“一体两翼”格局 全面践行绿色发展

    2021年,中国银行积极贯彻绿色发展战略,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充分发挥集团全球化、综合化经营优势,推动股、债、贷、投、保、租等绿色金融业务健康快速发展,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风险管理和自身运营。

    阅读量851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做好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披露2021年绿色信贷数据:截至2021年底,银行业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3.5万亿元。

    阅读量540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蓝碳交易的“厦门故事”

    今年初,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成功完成了我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开启了中国蓝碳交易的新篇章。

    阅读量6574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高质量发展的建行绿色“碳”路

    日前,建设银行创新推出的“碳惠贷”产品成功落地,给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辖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明电力”)2亿元人民币低成本“碳惠贷”。据了解,建设银行“碳惠贷”产品是将企业碳排放强度与银行贷款利率挂钩,碳排放强度越低或降幅越大,贷款利率就越低,在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了创新融资模式。嘉明电力是全国最先进的天然气发电企业之一,在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源保供方面为粤港澳大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企业近3年碳排放额以年均15.7%比例逐步下降,已经实现碳配额结余。

    阅读量9659
首页 上一页 1415161718 下一页 尾页

共42页,502条新闻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